来源:九游娱乐app 发布时间:2025-06-01 19:40:44
春天的脚步悄然踏来,田间地头的农忙景象随之展开。修文县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刻,机械化育秧品牌正在油然而生,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在谷堡镇天生桥村,远泽农机服务农民合作社正在进行一项引人注目的机械化育秧工作。
当走进这片育秧现场时,迎面而来的是一阵机器的轰鸣声。水稻盘育秧播种机正忙碌地进行作业,营养土壤与水稻种子通过机器的精确调配,均匀分配进育秧盘,像流水线一样高效而整齐。产业工人则忙碌地将育秧盘小心翼翼地叠放在手推车上,准备运送到温室大棚内进行细致的育秧,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简直就像一场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。
合作社的负责人张远泽介绍,三台播种机每天的工作效益惊人,每台机器可以育苗6000盘,那么三台机器一天的育苗量可达到18000盘。这一生产能力不但可以满足自己承包的稻田,还能为附近的、包括龙场街道、阳明洞街道、谷堡镇、小箐镇在内的客户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秧苗。
据了解,修文县今年水稻种植培养面积预计达30000亩,主要依托机械化方式来进行全程育秧。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这一进程,采取无纺布毯状大钵体育苗等先进的技术,利用温室大棚育秧,以避免倒春寒的影响,最大限度上降低种子损失率。
温室的育秧技术不仅提高了秧苗的存活率,更让育出的水稻秧苗具备更强的适应力,能够犹如“超人”般迅速返青。高效、优质的秧苗,使得后期的机械化作业更加顺利,早育苗、早移栽,让农民的辛苦化为实际收益。
修文县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苟元华对此给出了积极评估。他表示:“机械化育秧的引入,能够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低温冻害天气对育苗的影响,同时实现一苗多用,满足农民的不一样的需求。移栽后,更无缓苗期的约束,将进一步节省育苗时间,让农民早日见到丰收的曙光。”
通过这种科学有效的育秧模式,修文县的水稻种植不仅实现了从“传统”到“智能”的转变,更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提升了粮食安全的保障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以科技为依托,农民们不再为繁重的体力活而烦恼,迎接他们的将是更高的粮食产量与更灿烂的未来。
顺应时代潮流,修文县通过机械化育秧在春耕春种期间的努力,正在为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粮食安全贡献出一份力量。随着这样的新模式不断推广,现代农业的蓝图正在慢慢地描绘,农民的生活将会愈发富裕,展现出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